台灣扯鈴

加入功群

幼兒期

自民國71年,省教育廳及台北縣政府教育局舉辦民俗研習,增加扯鈴項目起至民國74年間止,可謂扯鈴初生段。
早期在台灣能看到扯鈴表演之機會不多,在1970年代以前,除國內重大節慶,偶有藝工大隊演出外,只能在HOTEL的夜總會觀賞陳金銘先生的專業表演,陳先生屬於早期把玩扯鈴最好的前輩藝人,因其衣缽傳人是復興劇校─陳彩鳳老師,方能為台灣開啟推廣扯鈴之種子。
至於台灣扯鈴能有今日時興與普遍,首推基隆中正國中─廖達鵬老師暨該校教練團居功厥偉。推廣初期知道扯鈴的人很少,會玩且上場表演的人更少;廖老師暨該校教練團毅然睿智地聘請復興劇校陳彩鳳老師、吳成崑老師指導該校學生,學習扯鈴及舞台姿勢,奠定該校往後扯鈴霸主地位。
民國72年,中正國中第一次奪得民俗青少年出國訪問代表權,並做全國巡迴表演。功群適時隨之到全省各地推廣,不須多費唇舌介紹扯鈴,便很快在各縣市學校興起一股扯鈴熱潮,再加上民國73年全國民俗體育運動協會將扯鈴正式列為比賽項目,又有民間藝人及學校共襄盛舉。

值此時期較負盛名的民間前輩:

台北市─ 朱德智先生、黃介川先生
高雄市─ 馬宗泉先生、田漢先生

此一時期之全國知名教練:
台北縣中港國小─許泉峰老師
蘆洲國小─詹益淦老師
沙崙國小─楊涵茵老師、朱智明老師、戴仁山老師
桃園縣中興國小─曾武星老師
宜蘭縣成功國小─方黃哲老師
苗栗縣談文國小─廖達勝老師
嘉義市北園國小─陳文治老師
台中縣海漧國小─王定國老師
南投縣鳳鳴國中─莊祖興老師
高雄市七賢國中─謝淑女老師
成長期至壯年期

從1986年以後,參加全國中正盃扯鈴比賽的隊伍年年增加,自1991年至1995年間的全盛時期,參加扯鈴比賽的隊數最多,每隊的技藝難度很高,可謂全國扯鈴隊之顛峰期;可惜盛況不再,自1996年逐漸走下坡。

當時各縣市知名教練如下:

台北市─劉樂群老師、李正秋老師、吳麗秋老師、陳傳宗老師
台北縣─周崇儒老師、陳俊福老師
桃園縣─涂慶波老師、田文雄老師
新竹縣─黎萬興老師
台中縣─張武雄老師、黃界錫老師
南投縣─洪聰明老師、黃崇義老師、黃永隆老師、張惠宴老師、李進德老師
雲林縣─張景哲老師、許芳然老師
嘉義縣─陳宇水老師
台南縣─梁炎泉老師、許順清老師、柳惠理老師、王進豐老師
高雄市─楊政宗老師、蔡錦昌老師
高雄縣─陳建瑩老師
屏東縣─傅居幹老師、鄭昆明老師、邱文嶽老師、陳文俊老師

另者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顏文昌教授和張木山教授,從1987年開始指導扯鈴外,每年都親自帶隊,參加全國中正盃扯鈴比賽,培養很多種子老師,任教於全省各地學校為數最多。還有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戴遐齡教授也從1993年左右教授扯鈴,也為台北市各區學校培育許多扯鈴老師。屏東師院,嘉義師院,及前台灣省國民中小學校教師研習會(位於豐原市)及全國民俗體育運動協會也在前總幹事張連沛先生積極舉辦扯鈴裁判及教練研習,培養很多扯鈴裁判及教練。
衰退期

自1996年後,扯鈴步入衰退期,由於全國性的民俗體育運動比賽減少,再加上功群扯鈴在各地區學校免費教學,也因人事費用太過龐大,到了1993年因維持不易,所培養的優秀教練也因而轉業,無法繼續至各校推廣扯鈴。
所幸教育部與全國民俗體育運動協會自1998年再次積極舉辦民俗體育運動研習,而各國民中小學校也辦有扯鈴民俗社團,祈能再次恢復以往扯鈴顛峰期之盛況。
復甦期

台灣各地學校推廣扯鈴從2000年之後漸漸改用無聲的扯鈴!自從改用安全扯鈴之後學生受傷機率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又有九年一貫的民俗體育課程,所以扯鈴運動已經脫離了1996年之後的衰退現象,真是可喜之現像。
尤其是台北縣鶯歌高職林韋良,在曾文秀老師的協同下,先後得到2005年美國拉斯維加斯世界雜耍聯盟扯鈴賽冠軍,於2006年又再次得到美國國際扯鈴比賽冠軍及2007年4月又再榮獲英國舉行BJC雜耍節世界公開賽冠軍﹗在多次比賽後並在2012年加入太陽劇團成為旗下團員。
台灣現在有揚名國際的林韋良、張耀文、卓家宏等選手,而各地名師教練還是繼續努力培養新秀及各電視台播放有關扯鈴的節目,展望未來揚名國際的選手新秀將越來越多,這就是台灣最好的國民外交與推廣希望。

功群台寶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是功群實業社,扯鈴專業商,在推廣初期完全以技術指導為主。負責人在公司成立之前,於1982年間為推廣扯鈴,事先到處蒐集扯鈴資訊、扯鈴招式及學習扯鈴的方法。嗣後於1983年九月南下高雄拜訪各國中小,教授扯鈴基本動作及簡單花式之分解說明與示範。當時銷售係嘉義縣溪口鄉蔡伯任先生所生產的梅花牌合板製扯鈴。
 
在民國73年7月正式設立功群實業社, 功群實業社負責人─吳志成先生,同時改銷售德成公司朱德智先生之扯鈴。「功群」隨著業績的成長及擴大對外縣市之推廣服務,增加很多年輕的成員,但仍以銷售扯鈴之家的扯鈴,打出其全省知名度。而「功群」拜推廣之賜,頗受各地學生之歡迎與學校教師們之支持,進而更精進與鑽研扯鈴構造,經長期教授體會,逐一改進各項缺陷,並經試驗後生產新型專利扯鈴。
 
故功群秉持著公司設立最初的想法,推廣及傳承,並在現行階段加入了創新的理念,為扯鈴帶來更光明的發展。

扯鈴推廣

功群實業社,推廣初期在高雄市各校中,蒙七賢國中謝淑女老師的熱心参與並成立扯鈴隊,後來與北部基隆中正國中、宜蘭東光國中角逐教育部舉辦民俗青少年出國訪問團代表權,讓中正國中產生極大壓力。
嗣後高雄市楠梓國小在楊政宗及蔡景昌兩位老師之指導下,創出許多新招式,對台灣的扯鈴技藝貢獻良多,後來追過七賢國中,並以中華民國民俗青少年出國訪問團名義,先後代表中華民國教育部及高雄市政府出國。
功群實業社負責人─吳志成先生,於民國73年時,由台北縣政府委託蘆洲國小在板橋體育館舉辦的國小教師民俗體育運動研習中,擔任扯鈴指導教練。
嗣後推動一連串的扯鈴活動,先後指導有如:救國團劍潭活動中心、桃園縣政府教育局委託學校舉辦扯鈴研習活動、臺北市立師專民俗社(臺北市立師院)、海洋學院、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學校舉辦扯鈴研習等。
又至全省各國中學校教導體育老師 ,含南部早期扯鈴發源地─高雄市七賢國中及早期南投縣鳳鳴國中與西嶺國小暨全省各國小學校週三教師進修指導扯鈴,進而全省產生很多扯鈴知名教練。
另外全省許多學校之學生也在本社成員利用國小同一體育課集中教授扯鈴,學習效果頗佳,從此奠定學生扎實根基。
以台北市大安國小為例,民國74年間,功群在該校全面推廣扯鈴後,由於該校吳洲伯校長熱愛民俗體育;適逢75年教育部青少年民俗出國訪問團在該校集訓,因逢際會提昇該校扯鈴隊之舞台姿勢及技術,奠定其隨後多次以扯鈴項目代表台北市青少年民俗訪問出國表演。
  

 

扯鈴改良

台灣從1982年開始有民間人士參與推廣扯鈴,其間歷經空竹鈴、木鈴、塑鋼響鈴到現在大家都採用的安全鈴等變化。
自1996年開始,大家已經注意到玩的安全問題,台灣從1997年開始生產安全扯鈴,產品問世之後,又有選手引進國外的Diabolo,大家共同的觀念就是強調安全,但各式各樣Diabolo都是靜靜的啞巴鈴,沒有聲響是最大的缺憾。
1997年,功群扯鈴就開始研究如何結合軟性質料與塑鋼響聲之優點,並積極研究軟、硬質材結合的可能,並做過很多手模、實驗與改良設計圖案之後提出專利申請。歷經數年終於取得具備安全又有響聲的扯鈴專利許可。

專利號碼:M 259630 & M 279389。
 
功群扯鈴於2007年開始研製質輕、平穩的歐式扯鈴。為了配合現在全球各地,玩三顆扯鈴甚至以上的選手,與順應時代趨勢的潮流,自2007年開始生產—質輕、平穩、安全及持久、高品質的功群歐式扯鈴。
功群歐式扯鈴生產之後非常受到歡迎,尤其是Super Diabolo更是受到國內外表演者與高手的肯定與愛護。2008年開始研製LED box,也就是LED立體半圓形盒與扯鈴結合的LED Diabolo(功群燈鈴)。
 
專利號碼: M350388。
 
2009年開始研發透明質料的扯鈴,並在內邊做葉片圖樣設計,並提出Glary Diabolo專利申請中。以晶鈴為名,若結合LED box,則此燈鈴將非常亮麗,尤其與內邊葉片圖樣的燈光照射下會放射出燦耀、閃爍的光線﹗非常美麗。